為研究及推動香港經濟政策改革,港大經管學院聯同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公佈「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就經濟政策四大範疇提出政策改革研究方向,期望引起各界討論,共同為香港未來五至十年的經濟
為研究及推動香港經濟政策改革,港大經管學院今日聯同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公佈「 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 」,就經濟政策四大範疇,包括經濟及產業、人力資本、監管與規管以及房屋作出解說,提出政策改革研究方向,期望引起各界討論,共同為香港未來五至十年的經濟發展尋求出路。. 港大首席副校長、經濟學講座教授、黃乾亨黃英豪基金政治經濟學教授
概觀
2021年5月14日. 香港經濟情況:二零二一年第一季經濟報告 香港經濟情況:新聞發布會簡報 香港經濟情況:新聞公報 專題:香港營商氣氛 專題:「十四五」規劃和香港的經濟發展 專題:美國與歐洲在新冠病毒第一波和第二波疫情期間的經濟情況比較 專題:環球經濟重心東移 專題:與衰退前水平相比就業人數下跌的最新回顧 專題:二零二一年香港主要進口來源地的通脹預期.
香港經濟|即時香港財經新聞、經濟政策、股市分析|香港01.
貿易政策 香港是一個自由港,不對進出口貨物徵收關稅,但4類應課稅品除外,即酒類、煙草、碳氫油類及甲醇。香港的產地來源證制度以便利香港產品輸往外地市場為目的,為其提供產地證明,進口貨則毋須申領產地來源證。
已有美國智庫認為香港與中國大陸城市無異,且其經濟政策明顯受北京控制,爰不再列入經濟自由度排名。中資在香港金融、保險、券商、股市等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6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內地經濟目前已漸漸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香港也朝著這個方向進發。他指,政府在疫情下投放超過390萬美元去支持企業,亦為因疫情而失業的市民提供援助及推出消費券,希望推動本地消費,刺激本地經濟。
政府歡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基金組織)今日(六月九日)發表報告,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穩健強韌的金融體系、有效的宏觀經濟及審慎政策,以及健全的規管及監管框架。 基金組織在金融體系評估計劃下對香港金融體系進行全面評估後作出上述結論,並在《金融體系穩定評估
DOC 檔案網頁檢視
香港社會各持份者對樓市的表現發表了不同的意見。然而,社會普遍認為樓價過高,對此香港政府亦了解,引用施政報告 (2013) 的話:「不少家庭被逼搬入較細或較舊單位,甚至搬入工廠大廈。 房屋市場可以透過不同的渠道影響香港宏觀經濟的表現,此部分我們會
信安香港發表報告,指環球疫苗接種率上升,經濟活動逐步重返疫情前水平,預料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達6%。不過,隨著去年低基數效應於下半年消退,環球多個成熟市場經濟按年增速有機會在第2季見頂。 報告指,美國通脹是由於能源、二手車及服裝價格上升,屬短期因素,但認為通脹仍面對上行
已故港英政府財政司郭伯偉所倡議的不干預政策(non-interventionism),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一直被奉為香港經濟政策的核心價值,至今已逾半個世紀。他任內曾反對為莘莘學子提供免費教育,更反對政府對經濟作詳細統計及研究,以免政府基於數據而對經濟作出干預!
- 行政長官闡述政策措施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 公布「香港移交24週年情勢研析報告」 陸委會:高度自治遭破壞殆盡
- 香港房屋政策的經濟分析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陳茂波:香港經濟正朝疫情前水平進發
- 信安香港料今年環球經濟增長6% 聯儲局最快2023年下半年加息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充分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優勢、提振香港經濟、在粵港澳大灣區創造新的機遇和推進創科發展。 她說:「過去一年,香港經濟因社會動盪、疫情和國際政治形勢受到重創。
已有美國智庫認為香港與中國大陸城市無異,且其經濟政策明顯受北京控制,爰不再列入經濟自由度排名。中資在香港金融、保險、券商、股市等
DOC 檔案網頁檢視
香港社會各持份者對樓市的表現發表了不同的意見。然而,社會普遍認為樓價過高,對此香港政府亦了解,引用施政報告 (2013) 的話:「不少家庭被逼搬入較細或較舊單位,甚至搬入工廠大廈。 房屋市場可以透過不同的渠道影響香港宏觀經濟的表現,此部分我們會
香港經濟要重新出發,特區政府會同時投放資源和推出配套政策。首先,香港貿易發展局快將推出一站式「GoGBA 」平臺以及在深圳設立服務中心,為港商開拓內銷提供全方位支援。我們亦會協助業界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這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6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內地經濟目前已漸漸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香港也朝著這個方向進發。他指,政府在疫情下投放超過390萬美元去支持企業,亦為因疫情而失業的市民提供援助及推出消費券,希望推動本地消費,刺激本地經濟。
信安香港發表報告,指環球疫苗接種率上升,經濟活動逐步重返疫情前水平,預料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達6%。不過,隨著去年低基數效應於下半年消退,環球多個成熟市場經濟按年增速有機會在第2季見頂。 報告指,美國通脹是由於能源、二手車及服裝價格上升,屬短期因素,但認為通脹仍面對上行